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休息和抬高:对于轻微损伤如扭伤,建议保持足够的休息并将脚踝抬高,通常建议达到心脏水平以上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冰敷与热敷:在受伤后的最初24至48小时内,每2至3小时冰敷15至20分钟有助于减少肿胀。之后可使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
3.压迫:使用弹性绷带对脚踝进行适度的压迫可以帮助进一步控制肿胀,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流。
4.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以用于减轻疼痛和肿胀。在服用前建议咨询专业医师,特别是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
5.理疗和康复锻炼:在急性症状缓解后,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预防再次受伤。
6.检查潜在病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考虑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静脉曲张导致的循环不良或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等。
及时识别症状背后的潜在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非常重要。持续性的脚踝肿胀和脚底麻木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建议在症状明显或无改善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详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