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技巧

2025-0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在不使用超声乳化技术的情况下,通过较小的切口进行晶状体摘除的手术方法。这种手术技巧需要精密技术和细致操作。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切口设计与制作:通常选择位于角膜缘附近的3-6毫米微小切口,以便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散光风险。切口的位置和大小对手术顺利开展及术后效果至关重要。

2.前房维护:利用粘弹剂保持前房的深度和稳定性是关键步骤。这有助于保护角膜内皮和其他眼内结构,确保良好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

3.撕囊术:实现连续环形撕囊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直径一般为5-6毫米,以便能够完全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

4.水分离技术:通过精准注射生理盐水,将晶状体核与纤维状囊袋分开,使晶状体可以更容易地脱出。这种操作需要仔细控制力度和方向,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5.核摘除:通过小切口提取晶状体核时,可采用劈核或旋转技术。使用专用工具帮助将核逐渐移出切口,在此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不损害虹膜和角膜。

6.人工晶体植入:选择合适的折叠式人工晶体,通过微创切口顺利植入囊袋内,确保其在正确位置展开并稳定。

7.切口缝合或自愈合处理:根据切口大小和位置决定是否需要缝合。一般来说,小切口可自行愈合,但有时为了增加牢固性,也可能选择缝合一两针。

通过以上步骤,SICS手术不仅能有效治疗白内障,还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实施手术时,医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自身经验,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