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形态特征:广基息肉与有蒂息肉相比,没有明显的“蒂”,而是以较宽的基底直接附着在黏膜表面。这一特征使其在内窥镜检查时易于识别。
2.发生部位:广基息肉可以出现在整个消化道,包括胃、结肠和直肠等区域。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结肠。
3.病理性质:广基息肉可能表现为增生性、腺瘤性或炎性,具体性质需要通过病理检查确定。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需要定期监控或及时切除。
4.临床表现:许多广基息肉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息肉增大,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痛、便秘或便血等症状。
5.治疗方法:对于较小且无明显恶变倾向的息肉,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而对较大或有恶变迹象的息肉,通常建议通过内窥镜下切除,以降低癌变风险。
定期进行肠胃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广基息肉,特别是在存在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中。采取适当的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也可能帮助减少息肉发展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