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1.针灸通过刺激面部和全身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面部神经的修复和再生。临床研究显示,使用针灸治疗后,患者面部运动功能的恢复率可达到70%至90%。
2.治疗的频率和时间会影响疗效。一般情况下,急性期建议每日或隔日进行针灸治疗,每次30分钟左右,持续数周,以提高效果。在恢复期,可以减少治疗频次,每周1-2次,配合其他康复手段,有助于全面恢复面部功能。
3.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等,这些穴位与面部神经密切相关,能够有效改善面部肌肉松弛无力的症状。
4.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针灸属于无创性治疗,副作用较少,但仍需注意个体差异。一些患者可能会对针刺感到不适,或者出现轻微淤青,这是正常现象。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面瘫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种值得考虑的辅助治疗方式。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个人状况进行调整,同时需在专业针灸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