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在早晨运动时,气温较低,空气清新,有助于提升氧气供给,同时身体经过一夜休息后,能量储备充足,适合进行适度的锻炼。不宜在刚起床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
2.傍晚则是另一个适宜的时间点。此时体温达到最高点,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良好,有助于提高运动效果。傍晚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更适合户外活动。
3.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具体以个人耐受能力为准。运动形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低强度的项目,以安全且可持续。
4.运动期间应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并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务帮助。
调整运动时间和方式,遵循医嘱,能够有效促进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