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成分分析:尿液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某些矿物质的浓度,如钙、草酸盐、尿酸、磷酸盐等。这些物质的浓度异常可能提示泌尿系结石的风险。例如,尿钙升高可能与草酸钙结石有关,而尿酸增高可能提示尿酸结石的可能性。
2.尿液酸碱度(pH值):尿液的pH值也可以通过检查得知。某些类型的结石在特定的pH条件下更容易形成,例如,尿酸结石常在酸性尿液中形成,而磷酸盐结石则倾向于在碱性尿液中出现。
3.尿液微生物学检查:通过尿液分析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导致某些类型的结石,比如感染性磷酸镁铵结石。
4.24小时尿液测试:这是一种更详细的尿液检查方式,可以测量一整天内尿液中各种矿物质的排泄情况,有助于判断结石风险。
评估结石体质需结合个人健康史、家族史以及全面的医学检查。尿液检查虽然不能直接诊断结石体质,但可为泌尿系结石的风险提供线索。合理的饮食与适当的水分摄入对于预防结石形成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