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这是输尿管起始段,与肾盂相连的位置,直径相对较小,仅约2-4毫米。该部位狭窄与肾盂的宽大形成明显对比,容易阻碍尿液流动。小于此直径的结石可能滞留或嵌顿于此处,导致肾积水、尿路感染或肾功能受损。
2.跨越髂血管处
输尿管由盆腔进入腹腔时穿越髂总动脉和髂总静脉的交叉区域,这一段弯曲且受到血管压迫,相对较为狭窄。这种解剖特性使得输尿管在此位置成为结石停留的高发部位。一旦阻塞,会引起剧烈的输尿管绞痛,并可能向下放射到大腿内侧或会阴部区域。
3.膀胱输尿管入口处
输尿管末端开口于膀胱壁内,此处的直径仅有1-5毫米,是输尿管最狭窄的区域,同时需要克服入膀胱时的机制性压力。这是尿路结石最后一个容易停留的部位,此处结石可能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输尿管生理狭窄的存在对泌尿外科手术、影像学检查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具有指导价值。例如,在进行逆行插管或置入输尿管支架时,需要格外注意狭窄部位以避免器械损伤。这些部位也是影像学检查(如CTU或IVP)中观察尿液流通的重要节点,有助于定位输尿管病变或梗阻的具体位置。
充分了解输尿管的生理狭窄位置及其功能特点,可以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处理效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