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碎片排出:体外碎石术主要通过冲击波将较大的结石震碎成细小颗粒,使其随尿液排出。部分未完全溶解的小结晶可能悬浮在尿液中,看起来像白色漂浮物。这种情况多见于术后数天至一周,属正常排石过程。
2.尿液中盐类析出:由于体外碎石会导致尿液pH值改变,形成结石的矿物质,如草酸钙、尿酸盐等可能重新沉淀,从而在尿液中以白色颗粒或絮状物形式出现。注意补充水分有助于减少此类现象。
3.炎症或感染:治疗后泌尿系统可能暂时受到一定刺激,引发轻度炎症,导致尿液中出现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或黏液团,这些物质也可能表现为白色漂浮物。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感染。
4.蛋白尿现象:少数情况下,碎石过程中对肾脏或输尿管造成轻微损伤,可能导致短暂性蛋白尿,呈现云雾状漂浮物。但这种情况通常较轻且会自行恢复。
如果同时伴有腰部疼痛加重、血尿明显增多或长期无法缓解的白色异常物质,应警惕是否有较大的残留结石或继发感染,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复查与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