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观察与评估:术后立即可能出现短暂性尿失禁,通常会在数周内自行恢复。如果尿失禁持续,应进行系统评估,包括残余尿量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2.行为疗法: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可以增强尿道括约肌功能,从而改善尿失禁。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需坚持每日多次练习,可显著提高尿控能力。
3.药物治疗:一些药物能够帮助控制尿失禁,如抗胆碱能药物可以减少逼尿肌过度活动。α-受体阻滞剂也可能对某些患者有效。药物使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生活方式调整:调整饮食结构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咖啡因、酒精等;控制液体摄入量以减轻膀胱负担;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
5.物理治疗与生物反馈: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盆底肌肉,通过专业设备的辅助,提高患者对自身肌肉状态的感知和调节能力。
6.手术干预:对于非侵入性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干预,例如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或吊带手术,但这通常作为最后选择。
术后尿失禁需要根据症状的特点、严重程度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疗团队,遵循医嘱,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促进早日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