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pH值: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结石的类型。一般来说,酸性尿液可能促进尿酸结石的形成,而碱性尿液可能与磷酸钙或磷酸镁铵结石有关。
2.特定晶体的存在:尿液中可以发现一些结晶,如草酸钙、尿酸、胱氨酸等,这些可能提示相应类型的结石。
3.尿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钙:高浓度尿钙排泄可能预示草酸钙或磷酸钙结石。
草酸盐:高浓度尿草酸盐可能导致草酸钙结石。
尿酸:高浓度尿尿酸可能导致尿酸结石。
镁和枸橼酸盐:低浓度这些物质通常与结石形成有关,因为它们可以抑制某些结晶的形成。
4.尿液比重和渗透压:这两个指标可用于评估尿液的浓缩程度,浓缩尿液更容易形成结晶并发展为结石。
5.24小时尿液收集:这种检查方法通过收集一天内所有尿液来测量上述各类代谢产物的总排出量,更全面地评估形成结石的风险因素。
尿液检测在诊断结石病时很有价值,可帮助鉴别结石类型及其潜在成因,从而指导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