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分类与评估
磨玻璃结节是一种可通过影像学检测到的肺部异常表现,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指的是影像上完全均匀、无实性成分的透明区域。
首先需确定结节是否与近期肺炎相关。如果是炎症遗留,通常会随着时间变化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高危因素如长期吸烟史、家族肿瘤史、年龄大于50岁,以及结节直径超过5毫米时,需要进一步检查。
2.随访观察
如果结节小于5毫米且无明显恶性倾向,可选择定期复查胸部CT,通常间隔3~6个月,连续观察至少2年。
如果随访中发现结节稳定不变或逐渐减小,多提示为良性,继续随访即可。
3.进一步检查
对于直径大于5毫米或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样等恶性风险较高的结节,应进行增强CT或PET-CT检查,提高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精度。
必要时可以进行经支气管镜活检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
4.手术治疗
如果在动态观察中发现结节增大、密度升高,或者有实性成分伴随,建议早期手术切除。对于单一位于肺周边的结节,微创手术(如胸腔镜)是首选。
手术后还需结合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额外治疗。
5.其他治疗手段
若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耐受手术,可考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非手术方式,但具体需根据患者整体状况决定。
纯磨玻璃肺结节需要结合影像学特征、病史及随访结果综合判断危险性,不能单凭肺炎康复后的背景轻易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