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边缘性人格障碍:约有75%的患者会出现自残行为,用以减轻内心的痛苦或表达情绪。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其他症状包括情感不稳定、冲动行为和不安全感。
2.抑郁症: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个体可能会通过自残来释放情绪压力,或者因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进行自我惩罚。全球范围内,大约有5%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经历抑郁症。
3.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些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的人可能会选择自残作为应对机制。数据显示,大约8%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遭遇PTSD。
4.物质使用障碍:药物滥用者可能会因为药物影响或戒断过程中的痛苦而进行自残。根据统计,全球约有1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物质使用障碍。
5.青少年特有行为: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自残行为有时被视作一种应对压力、吸引关注或表达内心痛苦的方法。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中,自残行为的发生率为10-20%。
自虐行为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问题。及早识别并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非常重要,以帮助减少或消除此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