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压力与焦虑:研究表明,超过50%的噩梦与精神压力或焦虑相关。情绪波动大的人更容易在夜间经历恐怖梦境。
2.睡眠不足:长时间缺乏充足的睡眠会影响大脑功能,增加做噩梦的概率。成年人一般建议每天睡7-9小时。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引发或加重噩梦。这类药物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干扰正常睡眠模式。
4.饮食习惯:在睡前摄入大量咖啡因、酒精或辛辣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干扰睡眠并引起不安稳的梦境。
5.健康疾病:一些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也与噩梦频繁发生有关联。在此情况下,治疗基础疾病可能会改善症状。
6.生活变化:重大生活事件如失去亲人、搬家或职业变动等,也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产生噩梦。
应对频繁噩梦的方法包括维持规律作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适度运动、以及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医学帮助。长期的噩梦可能暗示潜在健康问题,应及时关注以避免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