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

2024-11-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利用强大的磁场和电磁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

1.核磁共振主要利用了氢原子核的自旋性质。人体内大部分是水分子,水分子含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在强磁场中会排列成一统一方向。

2.外部施加一个射频脉冲,使这些氢原子偏离其正常的排列状态。当这个脉冲停止后,氢原子逐渐恢复到原本的排列方向。这一过程释放出一定的能量,称为弛豫过程。

3.弛豫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以射频信号的形式被接收线圈捕获。计算机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基于不同组织对射频的响应特性,重建出精确的三维图像。

4.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区分各种软组织,是因为不同组织中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弛豫时间,从而产生不同的信号强度。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适用于软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孕妇及佩戴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谨慎使用该技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