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尽早识别:狂犬病的前驱期一般出现在被感染后2-10天,这一阶段可能表现为低热、乏力、头痛、焦虑等。若接触过可疑动物并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2.医疗干预:一旦出现兴奋症状,需在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此时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来控制症状,确保患者及周围人的安全。
3.环境管理: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性因素,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同时,应有专人看护,防止患者因兴奋状态而发生意外。
4.接种疫苗:如果尚未完成狂犬病疫苗接种,应继续完成全程接种。虽然疫苗无法治愈已出现症状的狂犬病,但仍对未完全发病者提供保护。
5.支持治疗: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支持,帮助维持患者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补充电解质和其他支持性治疗。
狂犬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极高,因此出现任何相关症状时,应当即刻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