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中药治疗:
柴胡疏肝散:主要用于疏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
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中的作用,适用于情绪抑郁、两胁作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丹栀逍遥散:在逍遥散基础上加丹皮、栀子,清热除烦,适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失眠。
2.针灸疗法: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之间):疏肝理气,镇静安神。
神门穴(手腕掌侧横纹小指端处):宁心安神,缓解焦虑。
风池穴(颈后发际下方):疏风解表,镇静止痛。
3.饮食调理:
增加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瘦肉,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多吃新鲜蔬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菠菜,辅助抗氧化。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辣椒,减少对神经系统的刺激。
4.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上床和起床,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适当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减轻精神紧张,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问题。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并坚持进行,对于改善睡眠和整体健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