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生活方式的改变:
饮食管理:避免高脂肪、辛辣、酸性和咖啡因等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引发胃酸反流。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体重控制:超重或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研究表明减重5-10%可显著减少反流症状。
睡眠姿势:睡觉时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夜间反流;避免在进食后3小时内躺下或入睡。
戒烟限酒:吸烟会降低下食道括约肌压力,而酒精则会增加胃酸分泌,应尽量避免。
2.药物治疗:
抗酸剂(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迅速中和胃酸,缓解症状,适用于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减少胃酸分泌,通常在餐前30分钟服用,每日2次。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疗程一般为4-8周,对中重度患者效果显著,每日一次空腹服用。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如伏诺拉生):新型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钾离子进入胃酸分泌细胞来减少胃酸分泌。
3.手术治疗:
胃底折叠术(NissenFundoplication):通过腹腔镜手术将胃底部分缠绕在食管末端,以增强下食道括约肌压力,防止胃酸反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长期依赖药物的患者。
内镜微创手术(如Stretta射频消融术):利用热能作用于食管下段组织,增强括约肌功能,减少反流,适用于不愿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同样重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良好作息可以有效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