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早期识别与诊断:
化疗期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儿童更易发生感染。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尤其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感染症状。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或CT扫描,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感染病灶。
病原学检查,包括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等,能确定具体致病菌,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2.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使用:根据初步诊断结果,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方案。
抗真菌治疗:对于高危患儿,特别是存在持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应考虑预防性或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
抗病毒治疗:如果怀疑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应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3.支持治疗:
氧疗:对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儿,给予氧疗以维持血氧饱和度。
呼吸支持:严重肺感染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以保证足够的氧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
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削弱免疫功能,应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病情恢复。
4.化疗调整:
在感染控制期间,可能需要暂时中断或调整化疗方案,以减少对免疫系统的进一步抑制。
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情况,一旦稳定,再逐步恢复化疗。
5.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消毒,避免接触病原菌。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在免疫功能允许的情况下进行。
肺感染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过程中是一个紧迫且复杂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