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
B超(超声波检查):作为初步筛查的一种无创性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的肿块。对直径1厘米以上的肿瘤敏感度较高。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详细显示肝脏结构,帮助确定肝脏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判断是否有转移。
MRI(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肝脏软组织信息,对于小肿瘤及复杂病例的诊断更有帮助。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用于评价肝癌的代谢活动和全身范围内的转移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AFP是一种肝癌标志物,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会表现为AFP升高。
肝功能检查:通过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等指标,可以评估肝功能状态,间接反映肝脏健康状况。
3.病理检查:
肝组织活检: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明确时,通过穿刺获取肝脏组织进行显微镜下检查,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
综合运用上述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早期发现率,利于及时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