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脘:位于腹部前正中线,肚脐上方约4寸的位置,是脾胃的重要穴位。艾灸此处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2.神阙:位于肚脐中央的穴位,被认为是人体阳气聚集之处。通过艾灸神阙,可以温阳补气,提高体内代谢水平,促进湿气排出。
3.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约3寸的位置,是一个强壮身体、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艾灸足三里能增强全身的免疫力,促进体内湿气的散发。
4.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艾灸阴陵泉能够利水渗湿,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缓解因湿气引起的不适症状。
选择以上这些穴位进行艾灸,每个穴位可艾灸15-20分钟,每周2-3次,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明显感受到湿气减少的效果。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烫伤,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