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准备工作:
a.需要准备好艾条或艾柱。艾条通常为条状,长度约为15-20厘米,直径约为1.5厘米。艾柱则为小段状。
b.在开始前,选择一个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避免烟雾引起的不适感。
c.确定要进行艾灸的具体穴位。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根据不同的疾病或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
2.艾灸过程:
a.点燃艾条: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艾条的一端,使其燃烧并产生红色炭头。
b.灸治部位:将燃烧的艾条靠近选定的穴位,保持一定距离(约2-3厘米),以免烫伤皮肤。一般每个穴位可灸3-5分钟,直到皮肤感觉温热但不过度灼热。
c.保持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应始终关注燃烧的艾条和皮肤反应,避免因过热而造成皮肤损伤。
3.后期处理:
a.灸治结束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灸治部位,以去除残留的烟灰。
b.确保充分休息,避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艾灸具有多种潜在的疗效,包括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改善消化功能。但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灼伤等副作用。初次尝试艾灸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