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09-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痔出血是由于直肠下部的静脉发生扩张、破裂,导致血液从肛门排出的一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长期便秘、腹压增高和不良饮食习惯。

1.形成原因:

长期便秘:便秘会使大便干硬,排便时需要用力,这样增加了直肠下部静脉的压力,容易引发痔疮和出血。

腹压增高:长期站立、久坐或重体力劳动,会导致腹腔压力增高,相应地增加了直肠下部静脉的压力,进而可能诱发痔出血。

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会导致便秘,从而间接诱发痔出血。

2.表现症状:

排便时出血:常见于排便过程中或之后,血液通常为鲜红色,与粪便分离。

肛门疼痛:特别是在排便时,可能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或灼热感。

肿块脱出:严重情况下,直肠内的痔核可能脱出肛门外,产生不适感。

3.预防措施: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

保持适当运动:规律运动可增强肠道功能,降低腹压,有助于预防痔疮。

良好排便习惯: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久蹲或过度用力。

痔出血虽然常见,但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如肠癌或炎症性肠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痔疮和痔出血。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