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糖原贮积症通常是由于特定酶的缺乏或功能障碍造成的。人体内负责糖原合成和分解的酶种类多达10余种,每一种酶的缺乏都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糖原贮积症。
2.该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患病者需要从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突变基因。每个子女有25%的几率患病,50%的几率成为携带者。
3.各种糖原贮积症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常见症状包括低血糖、肝脏肿大、肌肉无力等。某些类型还会导致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4.目前已知的糖原贮积症类型超过12种,其中I型、II型和III型较为常见。I型糖原贮积症,由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引起,占病例总数的25%。II型糖原贮积症,又称庞贝病,由酸性α-葡萄糖苷酶缺乏引起。III型糖原贮积症,由脱支酶缺乏引起。
5.确诊糖原贮积症通常需要进行生化分析、基因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生化分析可测定相关酶活性,基因检测可确认特定基因突变。
糖原贮积症是一组复杂且多样的遗传性代谢疾病,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管理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