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控制摄入总热量:每天的热量摄入应与个人的基础代谢率和日常活动水平相匹配。例如,成年女性通常需要1800-2400千卡每天,而成年男性需要2200-3000千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热量摄入。
2.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及健康脂肪的食物,如全谷物、水果、蔬菜、瘦肉、鱼类和坚果。这些食物既能提供饱腹感,又能减少空热量食物的摄入。
3.注意餐次分配:可以将一日三餐分成四到五顿小餐,这样有助于避免因过度饥饿而导致的暴饮暴食。规律的用餐时间也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减少食欲波动。
4.控制每餐份量:使用较小的盘子和碗来帮助控制每餐的食物份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摄入。
5.慢慢进食:细嚼慢咽可使大脑有足够时间接收到胃部饱胀的信息,从而减少过量进食的可能性。吃饭时间至少保持20分钟,以便充分感知饱腹感。
6.避免情绪化进食:许多人在压力或情绪波动时倾向于吃更多高热量食品。采用其他放松方式如散步、冥想或阅读来代替情绪性进食。
7.避免频繁食用超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往往含有高脂肪、高糖及高盐分,不利于体重管理,应尽量减少其在饮食中的比例。
通过上述方法的有效结合,可显著降低因吃饭过量导致肥胖的风险。合理规划每日饮食结构,关注平衡营养,能够长期维护健康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