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压迫止血:对于轻微出血,通常可以通过直接压迫止血。此方法简单有效,通常需持续几分钟以确保出血停止。
2.使用止血药物:如果出血较为严重或无法通过压迫止血控制,可采用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如肾上腺素溶液,能够收缩血管并减少出血。
3.热凝固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热探针、电烧灼或激光凝固等热凝固技术。此方法通过高温使受损血管封闭,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4.金属夹或缝合技术:对于难以控制的出血或较大的血管破裂,可以通过内镜下金属夹或缝合技术进行机械性止血。这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隔离方法,可以迅速控制出血。
5.血管栓塞术: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内镜下无法有效止血,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放射学手段如血管栓塞术,以从根本上阻止出血。
及时且有效的措施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医疗团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