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假性近视的本质是由于睫状肌过度紧张导致的视力模糊。在未散瞳状态下,验光可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近视度数,但并不是真正的屈光不正。当通过散瞳药物放松睫状肌后,这些人为的度数会消失或显著降低。
2.真性近视则是眼球结构上的改变,比如眼轴变长、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异常等。这种情况即使在散瞳后,验光结果仍然维持一定的度数,因为其并非由睫状肌调节引起,而是解剖结构上的问题。
3.散瞳验光通常使用阿托品、托吡卡胺等药物,根据药物种类,其药效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更容易出现假性近视,因此散瞳验光在这一人群的屈光检查中尤为重要。
4.散瞳验光后可能会产生短暂的畏光、视近模糊等症状,这是药物作用的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待药效自行消退即可。
定期接受专业眼科检查,科学判断视力问题,有助于避免误诊和过度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