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间质瘤是胃肿瘤的一种,但来源于胃壁的间质组织,主要发生在胃肠道的肌间神经丛或间叶细胞中,是一种软组织肿瘤。其发病机制与特定基因突变(如c-KIT基因或PDGFRA基因)相关。胃间质瘤并非由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引起,因此不属于原位癌。
2.原位癌特指上皮组织的恶性病变,其病程是癌细胞局限在上皮层内,不侵入基底膜及其他深层组织。这种状态通常被认为是癌症的早期阶段,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癌。而胃间质瘤并不符合上述定义,因为其病变不涉及上皮组织。
3.胃间质瘤具有良性至恶性的行为谱,基于肿瘤的大小、分裂指数及位置等因素,可判断其恶性潜能。如果评估显示明显恶性倾向,需要采取手术切除和靶向药物治疗(如伊马替尼)。
胃间质瘤与原位癌的区别在于组织来源和病理特征,二者并不能混为一谈。诊断时,应依据影像学、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等手段明确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