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息肉切除后的癌变风险:
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变,其中腺瘤性息肉与癌变关系密切。研究显示,超过90%的结直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
息肉切除后,原部位的癌变风险明显下降,但仍有一定概率在其他部位形成新的息肉或直接发展为癌症。
根据统计,约6%-8%的患者在切除息肉后5-10年内可能出现新的高危病变。
2.复查的重要性:
息肉切除后是否定期复查,与个体的病史和息肉特征密切相关。低风险息肉(如直径<1厘米、数量≤2个且无高级别瘤变)的患者,建议3-5年复查一次;而高风险息肉(如≥3个息肉、高级别瘤变或大于1厘米)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
两年复查目的是尽早发现新生息肉或可疑病变,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3.生活方式及其他影响因素:
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高脂肪摄入过多、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会增加肠癌风险。
如果存在家族遗传史,例如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复查时间可能需提前。
切除息肉后,虽然肠癌风险明显降低,但仍需严格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同时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以持续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