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判断死亡原因:如果虾因自然老化或捕捞时受创而死亡,并且能尽快处理,它们通常是安全的。但如果虾是由于疾病、污染水域或其他异常状况死亡,则可能携带病原体或毒素,不适合食用。
2.观察外观变化:新鲜死亡的虾应保持外壳光亮、眼睛清晰、尾部紧缩。如果外壳发黑、眼睛浑浊、肉质松散甚至出现异味等情况,则可能已经变质,应避免食用。
3.嗅觉感知:正常的新鲜死亡虾会带有海水或淡水的腥味,不应有刺鼻的腐败气味。如果闻到胺类或其他强烈异味,说明虾已开始分解,不能再食用。
4.保存时间与温度:虾死亡后,其蛋白质分解速度较快,容易滋生细菌。常温环境下应在数小时内烹饪;低温冰箱冷藏(0℃-4℃)可延长至12-24小时,但仍建议尽早食用。
5.烹饪方法:必须彻底加热才能杀灭潜在细菌和寄生虫。蒸煮、爆炒等高温处理能有效降低食物中毒风险,避免半熟或生食。
谨慎选择符合食用标准的死亡虾,必要时丢弃疑似不安全的样本,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