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因机制:慢性直肠炎可因细菌感染、局部损伤、肠道菌群紊乱、过敏或不良饮食习惯引发。炎症会使直肠黏膜对外界刺激变得更加敏感,进而触发频繁便意。
2.饮食调节:
每日膳食中增加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菠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蠕动。
避免辛辣、油腻、高脂肪食物,以及酒精和咖啡因等可能加重炎症的刺激性食物。
注意补充益生菌,如酸奶或含益生菌的食品,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3.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如柳氮磺吡啶或美色拉嗪,减轻直肠黏膜炎症。
针对便秘合并腹泻的情况,可适当使用益生元或止泻药,但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
若伴有感染,可选择靶向杀灭病原菌的抗生素。
4.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肠道习惯。
增加适度运动,例如每天步行30分钟,有助于肠道健康。
避免久坐,减少对盆腔和直肠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心理压力管理: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加重肠道功能障碍,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方式放松情绪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出现反复、难以缓解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明确诊断,并避免自行长期用药,以免掩盖潜在疾病或造成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