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采集样本:在进行DNA粪便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一个清洁的粪便采集容器。通常会提供专门的工具和说明书,以确保样本不被污染。采集样本后,需要密封保存,并尽快送到实验室以保持样本质量。
2.实验室检测:
提取粪便中的脱落细胞及其DNA。人体排出的粪便中含有消化道上皮细胞,它们携带着个体的遗传物质。
通过分子检测技术识别与结直肠癌或息肉相关的基因突变、甲基化变化以及其他标志物。这些异常可提示潜在的病变风险。
3.检测适应症:
DNA粪便检测适用于年龄超过50岁、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者长期存在肠道症状如便血或改变排便习惯的人群。
与传统的粪便潜血试验相比,DNA检测灵敏度更高,尤其是对早期病变的发现。
4.注意事项:
检测结果可能受饮食、药物等因素影响,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解读。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也需要重视。
如果检测结果提示异常,下一步通常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确认。
DNA粪便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能够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率,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