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疾病特点: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反酸、嗳气等症状。该类型胃炎未出现胃黏膜萎缩,但若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进展为更严重的病变。
2.治疗时间因素:
病情轻重:早期、轻度患者经过3-6个月的治疗可能症状缓解明显,而中重度患者则需更长时间。
幽门螺杆菌感染:若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疗程通常为10-14天,但胃黏膜的修复仍需数月至数年的时间。
个人体质: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因年龄、免疫功能、代谢状况等个体因素而有差异。
3.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理是改善胃炎的重要手段。避免辛辣刺激、高盐食物,减少浓茶、咖啡和酒精的摄入,可以有效减轻胃部负担。
按时进餐、少吃多餐,有助于胃排空和胃黏膜保护。
避免压力过大及熬夜,这些行为会加剧胃黏膜损伤。
4.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组合、胃黏膜保护剂等。
药物治疗需按照医嘱进行,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5.复查与监测:
胃镜检查是判断胃炎恢复情况的重要手段,通常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若无明显症状,但胃镜提示黏膜已基本恢复,则应继续保持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以防复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可逆的疾病,通过积极配合治疗和长期保养,症状通常能够得到控制并逐步恢复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