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1)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每日补充25-35克的膳食纤维,可以选择全谷物、蔬菜(如菠菜、芹菜)及水果(如香蕉、苹果)。这能够帮助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
(2)多喝水:成年人每天应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有助于软化粪便,避免因粪便干硬导致的排便困难。
(3)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过甜的食品,这些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
(4)适量摄取益生菌:酸奶或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缓解便秘症状。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固定排便时间:每天早晨起床或餐后尝试排便,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2)避免长时间忍便:憋便可能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引发更加严重的便秘问题。
(3)适当运动:每周进行3-5次中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3.药物辅助治疗
(1)使用润肠通便药物:如乳果糖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以缓解症状。
(2)抗炎治疗:对于慢性结肠炎本身,可根据病情选择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等抗炎药物,但需遵从医嘱服用。
(3)监测营养吸收:慢性结肠炎可能引发营养吸收障碍,应注意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维生素B族。
4.其他疗法
(1)心理调节:慢性结肠炎常与焦虑、压力等因素相关,适当放松心情可间接改善病情。
(2)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评估疾病进展,以及粪便隐血试验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活动。
长期的大便不畅如果未能有效缓解,可能导致痔疮、肛裂或肠梗阻等并发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变,对于改善整体健康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