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毒感染:心肌炎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肠道病毒和腺病毒。这些病毒会直接攻击心肌细胞,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研究显示,病毒感染是心肌炎最常见的原因,占比大约50-75%。
2.免疫反应:感染可能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免疫细胞错误地攻击自身心肌细胞,这是间接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免疫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可进一步加重心肌功能障碍。
3.炎症介质释放:心肌炎发生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这些物质能引发心肌纤维化及结构改变,长期可导致慢性心肌病变。炎性介质过多可能引发心肌水肿和坏死。
4.心功能损害:由于心肌细胞受损,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心力衰竭等症状。临床数据显示,有30-40%的心肌炎患儿发展为心功能障碍。
5.电传导异常:心肌细胞的损伤会影响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导致心律不齐,包括快速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心肌炎患者中约为15-20%。
在识别和管理上,需要注意早期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或疲劳。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详细检查和适当治疗。心肌炎可能需要药物干预,包括抗炎药物和支持疗法,以减轻心肌损伤并保护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