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心脏问题:
心力衰竭:当心脏不能有效泵血时,血液会在下肢积聚,导致水肿。常见伴随症状包括气短、疲劳。
静脉曲张:静脉阀门功能不全会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引起局部水肿。
2.肾脏问题:
慢性肾病:肾脏功能减退会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引起全身或局部水肿。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尿液异常和高血压常见。
急性肾衰竭:迅速发生的肾功能损害也会导致水肿,伴随尿量减少、恶心等症状。
3.肝脏问题:
肝硬化:肝脏纤维化会影响其功能,引起腹水和下肢水肿。其他症状可能包括黄疸、消化不良。
肝炎:慢性肝炎患者有时也会出现轻度水肿,通常伴随乏力和食欲不振。
4.内分泌和代谢问题:
甲状腺功能减退:这种病症会导致黏液水肿,表现为面部浮肿、手脚发胀等。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引起下肢水肿、麻木等症状。
5.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压药、类固醇及抗抑郁药物可能引起水肿作为副作用,应与医生讨论是否调整用药。
6.其他原因: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静脉回流受阻会引起暂时性水肿。运动和提高下肢可缓解。
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导致水肿。
若发现脚发胀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确诊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避免延误治疗,防止潜在疾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