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临床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通常突然发作,常见于夜间。
发作时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和发热,主要影响大脚趾(第一跖趾关节)。
疼痛通常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并可能在几天到几周内逐渐缓解。
2.实验室检查:
血清尿酸水平:痛风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通常升高,但有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尿酸水平可能正常。
关节液分析:在急性发作期,从受累关节抽取关节液,显微镜下可见负性双折射的尿酸盐结晶,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
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通常升高。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但长期痛风患者可见关节侵蚀和“鼠咬样”改变。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相关炎症反应。
双能CT:能准确识别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是一种较新的影像学技术。
4.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有多个对称性关节受累,晨僵超过30分钟,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和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
骨关节炎:一般表现为慢性进展性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等退行性改变。
假性痛风(钙化性磷酸盐沉积病):多见于膝关节,关节液中可见正性双折射的焦磷酸钙结晶。
痛风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排除其他关节炎类型。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并遵循医嘱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痛风的发作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