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水滞的形成原因有多种。脾虚失运:脾主运化水湿,当脾功能减弱时,水湿无法正常代谢,积聚在体内形成水滞。肾阳不足:肾主水液,肾阳虚衰则水液不能蒸腾气化,导致水湿内停。饮食不节或长期食用生冷食品也可能导致水湿滞留。
2.水滞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浮肿:面部、四肢以及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按压后凹陷不易恢复;
腹胀:腹部膨满,常伴有胃口不好、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尿少:排尿量减少,尿色清淡;
舌苔厚腻,脉象沉缓或滑。
3.治疗原则上主要是健脾利湿、温肾化气。中医常用药物如茯苓、白术、薏苡仁,可以通过健脾助运以除湿。饮食调理方面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多摄取容易消化的温热食物,以帮助脾胃功能的恢复。
水滞是一种由于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引起的病理状态,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中医疗法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