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抽动症在家庭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近亲中有相似症状的概率较高。例如,有数据显示,患有抽动症的儿童,其直系亲属中患病风险增加了约5-15%。
2.神经生理因素:抽动症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和运动控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大脑额叶和基底节部分的异常活动也被认为是抽动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3.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的症状,比如产前和产后的不良环境条件、感染以及心理压力等。例如,研究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孕期吸烟等都是抽动症的危险因素。
4.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和家庭矛盾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抽动症的表现。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虽然传统中医理论中有关于脾虚肝旺的说法,但现代医学认为抽动症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应单一归因于某一个中医病理概念。在考虑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