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导致膀胱出血和血尿的常见原因。细菌感染会引起膀胱壁发炎并导致出血。通常通过尿液分析确认感染,并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10天,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2.膀胱结石:膀胱内结石在通过尿道时可能刮伤膀胱壁,引起出血。小结石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自排,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成功率可达70-90%。
3.良性前列腺增生: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男性,会压迫膀胱颈部并引起血尿。治疗包括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必要时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
4.运动性血尿:剧烈运动后可能见到血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休息和调整运动强度即可恢复。
5.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膀胱癌等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常为无痛性血尿。确诊需要影像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6.创伤:膀胱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出血,此时应尽快进行影像学评估以确定损伤程度,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发现血尿时应立即就医,通过详细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长期憋尿和剧烈运动。对于已知高风险因素者,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