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穴位选择:针灸治疗面瘫时,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等。这些穴位与面部及其相关经络有直接的联系,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和改善面部神经的功能。
2.操作方法:在进行针灸时,通常使用细长的针具轻柔插入选定的穴位。每次针刺持续时间约为15-30分钟,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调整治疗的次数和频率。一般建议每周2-3次,持续数周或数月以达到最佳效果。
3.疗效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会逐渐感受到面部肌肉力量的恢复和面部表情的改善。疗效因人而异,与发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4.注意事项: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必须确保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以保证安全和有效。同时,应注意保持面部卫生,防止感染。配合其他康复训练如面部按摩、口腔练习等,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周围性面瘫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持久性的面部残疾,因此早期干预很重要。通过正规的针灸治疗结合其他康复措施,许多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