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附着与内吞:狂犬病病毒首先通过其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附着于细胞膜上。此后,通过内吞作用,病毒被包裹进入细胞内。
2.脱壳与释放:病毒进入细胞后,病毒衣壳在内体的酸性环境中解离,释放出病毒的核糖核酸及相关蛋白质。
3.转录与复制:病毒的RNA在细胞质中被转录为信使RNA,由此指导合成新的病毒蛋白质和复制新的病毒RNA。虽然狂犬病病毒在细胞质内进行大多数的复制活动,但部分研究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能会影响到细胞核的功能。
4.装配与成熟: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结构蛋白在细胞质中组装形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随后通过出芽方式离开宿主细胞,以感染其他细胞。
尽管狂犬病病毒主要在细胞质中完成其生命周期,但它的感染及复制活动可以间接对细胞核产生影响,例如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或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狂犬病病毒的感染通常是致命的,因此暴露后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和预防性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