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0%)、中度(50%-70%)和重度(>70%)。35%的狭窄属于轻度,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介入治疗,仅需药物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
2.症状表现: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绞痛或其他与冠心病相关的症状,即使狭窄不严重,也可能考虑更多的干预措施。
3.其他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这些因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需要综合评估。
4.非侵入性检测结果:应参考运动负荷试验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评估缺血的严重程度。
5.个体化判断:每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不同,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决策。
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35%的患者,重点在于定期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通过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的改善来减缓病情进展。最重要的是保持与专业医生的沟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