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作用机制:
吲哚布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抗炎、镇痛和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噻吩并吡啶类药物,通过不可逆地抑制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从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2.适应症:
吲哚布芬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和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术后疼痛等,并且也用于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复发。
氯吡格雷通常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如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以及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血栓形成。
3.不良反应:
吲哚布芬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消化不良、胃溃疡)、肾功能损害和过敏反应。
氯吡格雷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出血风险增加,包括鼻出血、胃肠道出血和皮下出血,此外还可能导致皮疹和过敏反应。
两者都是抗血小板药物,但因其机制不同,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各异。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