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约2寸处,主要用于缓解由于心衰导致的心悸、胸闷。
2.心俞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通过调节气血,帮助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3.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平四肋间隙,是一个有助于理气宽胸、通畅心脉的穴位,常用于因心衰引起的胸闷、气短。
4.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直下3寸处,属于胃经穴位,但其综合调节作用能够补益脾胃,间接支持心脏功能。
5.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有助于利水消肿,对于心衰患者可能出现的水肿症状有改善效果。
心衰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复杂病症,除了针灸的辅助疗法,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在选择使用针灸治疗时,应由合格的专业针灸师操作,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任何替代疗法都不能代替医学上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