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长时间姿势不良
颈椎问题多与不良的姿势习惯密切相关,例如长期低头玩手机或伏案工作。这些动作会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增加颈椎前部的压力和后部肌肉的拉力,造成局部软组织损伤。研究显示,低头角度达到45°时,颈椎承受的压力可高达20-25公斤。
2.肌肉和软组织问题
颈部周围肌肉的长期紧张或失衡会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例如,肩颈部肌肉劳损会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问题,进一步影响颈椎健康。同时,肌肉无力或紧张也可能引发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紊乱。
3.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年龄增长导致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弹性和缓冲能力下降,使颈椎更加脆弱。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颈肩部疼痛或上肢麻木。这一退变过程在20岁后开始显现,50岁以上人群中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可超过60%。
4.外伤或长期过度负荷
颈部外伤,例如车祸导致的颈部急性过伸过屈损伤(“鞭打样损伤”),会引起颈椎结构性改变。另有长期从事搬运、重体力劳动者,因颈部长期负荷增加,更容易出现颈椎问题。
5.心理压力及生活习惯
高度的心理压力会导致颈肩部肌肉紧张,诱发或加重颈椎不适。另外,久坐少动、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会降低颈椎稳定性,增加退变风险。
反复出现的颈椎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应尽早纠正不良姿势,增加颈肩部肌肉力量训练,避免长期低头和剧烈活动,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