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有助于调节生物钟,使得更容易入睡。
2.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舒适、安静且黑暗,温度适中。
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声机器来减少环境噪音。
3.限制光线暴露:
睡前1至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傍晚可考虑降低室内灯光亮度。
4.避免摄入刺激物:
下午晚些时候应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
睡前不饮酒,因为酒精虽然可能帮助入睡,但会影响睡眠质量。
5.进行放松练习:
睡前30分钟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放松。
6.饮食管理:
避免临睡前进食大量食物,尤其是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可以选择喝一小杯温牛奶或草本茶。
7.规律锻炼:
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尽量不要在临睡前两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入睡速度和睡眠质量。在实施这些策略时需要耐心和坚持,逐步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