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会扰乱生物钟,使得昼夜节律紊乱。人类的生物钟一般与自然光周期同步,如果频繁打破这一模式,身体可能会在白天感到困倦,而在晚上难以入睡。
2.压力和焦虑:高度的压力和焦虑能够显著影响睡眠质量。过多的心理负担会促使大脑在夜间活跃,难以放松,从而导致失眠。
3.饮食习惯: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下午和晚间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会延迟入睡时间并降低睡眠质量。
4.环境因素:睡眠环境如果存在干扰因素,如过多的光亮、噪音或者不适宜的温度,也会影响入睡和保持睡眠的能力。
5.健康状况:某些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可能引起昼夜颠倒的睡眠模式。
6.使用电子产品:在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它们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入睡困难。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应尽量维持规律的作息,减少咖啡因及酒精的摄入,优化睡眠环境,并尝试放松身心的方法。如果持续困扰,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