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手术后排尿有血块是什么原因

2025-04-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经皮肾镜手术后排尿中出现血块,通常是由于术后正常的创面愈合过程所致,但也可能提示某些并发症。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后伤口出血:

经皮肾镜手术通过体表到肾脏建立通道,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肾脏和尿路造成创伤。术后初期,创伤部位的毛细血管或小血管渗血可能混入尿液,并伴随血凝块排出,这是术后较常见的现象。

2.凝血功能问题:

如果患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低血小板或服用抗凝药物,术后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这类患者尿液中的血块可能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密切关注。

3.局部炎症反应:

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渗血。如果伴随感染,尿液可能出现浑浊、异味或者脓性分泌物,同时血块量可能增多。

4.残余结石摩擦:

如果术后仍残留有结石或碎石未完全取净,尿液流动过程中结石摩擦尿路粘膜,也可能引发出血并形成血块。

5.术后并发血肿:

在部分病例中,手术通道部位可能形成血肿。当血肿逐渐溶解或被排除时,血块可能经尿液排出。

6.膀胱刺激:

术中使用输尿管导管、膀胱冲洗等操作可能刺激膀胱黏膜,轻微损伤后也可能导致血液及血块混入尿液。

上述情况在术后早期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数可自行缓解。但若血块量明显增多、排尿困难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查严重并发症。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清淡,多饮水促进血块排出,同时定期复诊以监测恢复情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