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镜放置双J管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几点:
解除输尿管因结石、肿瘤或血块引起的梗阻,恢复尿液排泄。
在泌尿道手术(如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用于保护输尿管黏膜并促进愈合。
治疗与预防术后输尿管狭窄。
为解决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压迫提供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操作过程涉及以下关键步骤:
使用输尿管镜从尿道进入膀胱,再进一步到达输尿管。这种方式可以可视化输尿管内部情况,便于精准操作。
在定位双J管放置部位后,通过输尿管镜引导将双J管植入。其上端盘曲于肾盂,下端固定在膀胱内,呈现两端“J”形设计。
双J管可以为尿液提供通畅的引流通路,有效缓解梗阻和压力。
3.相较于其他技术,输尿管镜具有以下优势:
操作微创,避免传统外科手术带来的较大创伤。
可实时观察输尿管内壁结构,减少误操作几率。
适用于多种泌尿系统疾病,提高精确诊断与治疗效率。
4.注意事项包括:
定期随访检查,评估双J管的位置和功能,避免移位、感染等并发症。
根据病情需要及时更换或拔除,一般置管时间不超过3-6个月。
对可能出现的腰痛、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加强监测,并予以相应处理。
输尿管镜放置双J管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在减轻泌尿系统疾病负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是否采用,并严格遵守术后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