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针对炎症反应:
在术后可能会因粘膜损伤引发炎症反应,通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激素类药物可减轻局部水肿与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定期复查血象和尿液分析,监测是否存在明显感染或炎症加重的迹象。
2.预防和处理感染:
粘膜损伤易诱发细菌感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具体药物选择依据术前或术中尿培养结果决定。
若已发生感染,辅助进行尿路引流,必要时置入双J管以改善尿液通畅性,避免尿液潴留。
3.促进组织修复:
术后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液对损伤区域的刺激,同时也能降低感染风险,每日推荐饮水总量约2000-3000毫升。
营养支持可促进黏膜修复,应摄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
4.密切观察排尿情况:
注意是否出现血尿,并判断其程度。一过性轻微血尿较常见,属于正常修复过程;若血尿持续时间较长或呈现大量血尿,则需进一步检查。
若出现尿路梗阻症状,例如急性腰痛或无尿,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新的结石或严重尿路狭窄。
5.辅助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术后1-2周内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了解损伤区域恢复情况,包括黏膜愈合程度及有无继发损伤。
术后护理阶段需要注重多方面配合,包括合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及严格遵循主治医生的随访计划,以保障恢复顺利和肾功能的长期健康。